长话短说:如果被体检出高血压,先确诊和区分。确诊了,即使没有症状都必须接受治疗。治疗的重点不是吃药,而是改变生活方式。如果治疗成功,停用药物治疗是可行的。

大多数人已经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了关于高血压所引发的风险,但是据我所知,还是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或控制,或者选择的治疗控制方法不正确。我在这里解开五个关于高血压最常见谬误。

误解一:我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接受治疗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厨师准备煮一条神奇的大活鱼,他把一个锅装满了滚烫的水,然后把鱼放了进去,结果鱼刚碰水面就一下子蹦了出来,吓了小厨师一跳。然后厨师试了几次都没成功。后来大厨来了,把锅里水换成冷水,把鱼放了进去,然后用慢火煮,结果这条大鱼在锅里慢悠悠的游着,一直到被煮熟为止都没有挣扎过一次。

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道路,血液通过这些道路把我们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和吃下去的食物和药物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同时把器官和组织产生的各种垃圾传递到肝脏排到大便里、到肾脏排到尿里、到肺部被呼出、到皮肤组织被排出。

跟故事同样道理,长期的高血压会对血管产生结构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血管变硬导致营养和排泄都无法很好的传递,另外有一些血管支持不了突然的血压变化而破裂,导致各种出血。这种变化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大多数人并不会感觉到明显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高血压也被称为隐形的杀手。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全身所有的器官的正常运作,导致不可逆转的病变。

误解二:所有高血压都是一样的

我曾经经历过一件事:有一个六旬老人之前并没有高血压病史,但是突然因为高血压导致昏迷而需要住院。心内科医生试图通过药物控制血压但是一直没有效果。我当时作为实习生,第二天向医生提议做腹部 B 超检查双肾来排查肾肿瘤或者肾上腺肿瘤导致高血压的可能性,但是被医生直接否定了。心内科医生继续使用多种药物试图控制,两个星期都没有效果,后来在我反复提议下终于做了 B 超,发现左肾下部有个大肿瘤,可以手术治疗,但是那时候患者的肾功能已经急速退化了,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高血压大可分为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5% - 10% 的高血压能找到病因被归类为继发性高血压,而其他 90% - 95% 都找不到被归类为原发性。

所以,对症下药才是正确的方法。患者第一次在医院被检查出高血压时必须确诊为高血压(而不是白大衣高血压),并且接受各种检验科的检查和心电图来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而且在每次血压有大变化的时候也进行检查。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而大多数原发性必须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治疗,然后通过细分来给出最佳的药物控制方案。

误解三:控制治疗高血压只需要吃药

这个误解是被不负责任的医生导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被初诊时,不负责任的医生经常只告知需要吃药,但是不会强调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事实上,不是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药物治疗,但是所有的患者必须改变生活方式。

以前医学界里曾经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只能被药物控制,不能被治疗。这个观点近几年被外科打破了:有很大部分有高血压的肥胖患者做了减肥手术后,体重降下来了,病也好了。这个事实证明,原发性高血压是可以治疗的,而治疗方法就是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勤锻炼,保持正常体重,包括饮食模式的变化,但是这恰恰也是很多患者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是最难实现的事情。

即使血压高到改变生活方式也不能够把血压完全正常化,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的时候,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血压有助于减少药物的多样性和剂量,继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在药物上的花费。

误解四:高血压不再需要控制盐的摄入

虽然曾经有研究证明低钠盐饮食会增加死亡率,但是这些研究是有瑕疵的。事实上,盐的摄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成年人上,连婴儿都会受到影响,而且影响程度因人而异。控制盐的摄入本身能帮助高血压患者降压,除此之外还能加强药物控制的程度并减少死亡率,没有高血压的人还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所以,从婴儿抓起,所有的人不管有没有高血压都应该控制每天盐的摄入不超过 6 克(或钠的摄入不超过 2.3 克)。老年人特别需要注意,因为比起年轻人:

误解五:一旦开始吃西药,终生都要服用

有一些患者不想吃西药的原因是怕开始吃了就不能停了,会依赖,所以选择中药。依赖这种说法可能来自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高血压药来预防并发症与减少死亡率,在此我再次强调一次:药物只是用来控制血压来达到减少并发病的发生率,但是真正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之所以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是因为这些患者根本没有改变生活方式!

依赖这种说法还有可能是因为以前的确有一些古老的抗高血压药不能突然停用,因为这些药停用的太突然的话血压会反弹,但是通过在几周内渐进的减少剂量是可以达到完全停用的。新药一般没有这个问题了,但是为了安全地停用医生们还是会使用渐进停用的办法。

有证据显示,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能使血压降到到并且保持在理想范围内,那药物就可以在一年后尝试停用,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停止药物后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了。如果血压没能降到理想范围,或者在停止药物时血压超过理想范围,那只能继续控制来减少并发症。

说了那么多,那我该怎么做呢?

我叽叽喳喳说了那么多误区,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被不准确的信息误导而对高血压有错误的认知。如果读者被医生判断为高血压,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做。

第一步:先确诊

大多数的人是被医生或护士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值高于正常值,但是很多时候这个血压数值是不准确的!这是因为,量血压前,患者必须:

不单单患者需要准备,医生也必须:

发现问题了吗?请问有哪一位患者被这样量过?在中国,大多数患者都是站着焦虑地排着队,好不容易排到了,一坐下医生简单问问就开始量了,而且只量一次。单单双腿交叉就可以把血压值上升 8 mm Hg,单单前臂少了支撑就能上升 12 mm Hg。全部的因素加起来,还有人有正常血压吗?

为了正确的确诊,患者应该使用动态血压监测。这是通过一种戴在身上一两天,早上自动每 15 至 20 分钟量一次,晚上每 30 至 60 分钟量一次的装置。通过这样监测,患者不单单能确诊是否有高血压,还能看出有没有其他可能导致未来心血管病的风险。

因为各种原因,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使用这样的监测。这时候,最佳的确诊方法是,患者在家里使用有袖口的电子半自动血压计,在家里每天早上同一时间上完厕所后量两次,每次间隔一两分钟,晚上也这样量两次,每天四次。这样量上一个星期后把除了第一天的所有数值加起来平均化,这个数值就是患者准确的血压了。

如果收缩压(就是数值高的那个值)等于或超过 130,或舒张压等于或超过 80,这时候就能确诊是高血压了,否则就不是。

第二步:找出原因

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必须让医生做一系列的检验来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来说,患者至少应该做:

这些检验不但能帮助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还能通过这一些值来计算未来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而且如果发现有之前没发现的糖尿病或高血脂,还能马上进行治疗。

第三步:改变生活方式

治疗高血压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改变生活方式。怎么改呢?这里我提供一下美国心脏学会的建议:

  1. 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应该超过 6 克的盐,或 2.3 克的钠。
  2.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低脂牛奶、禽类或鱼类肉、糙米和坚果,少吃甜食、饮料、红肉、酒。这样的饮食能保证摄入高水平的钾、镁、钙、蛋白质和纤维的同时,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3. 减重。不考虑运动单单减重也发现对血压有帮助,每减一公斤血压就能降大约 0.5 至 2 mm Hg。
  4. 运动。每天应该做至少 30 分钟的中度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游泳。同时还建议每隔 48 小时做一次力量训练。

第四步:需要时接受药物控制

毕竟高血压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如果确诊时血压就很高,或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不能把血压完全降到正常水平,这时候应该接受高血压药来控制自己的血压,有一些药甚至对肾和心脏有保护作用,所以不应该犹豫。

希望通过此文章有更多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并且接受正确的控制治疗。欢迎评论讨论!